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豆小麦换战舰 (第5/7页)
粮食出产基本上能够养活四万万人。 用大豆来换军舰,也是笔划算的买卖,避免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也能够使得国内外粮商因为粮食产量惊人而联手打压收购价的现象有所缓解。 由德国方面负责装运,按照离岸收购价40两银子一吨来计算,一千六百万两银子,也不过是40多万吨大豆。 优质小麦30两一吨计算,50多万吨小麦而已。 也就是一个中型德国运输船队跑一趟的事情而已。 更何况,李安生的建议是分三年付清。 这几年黑龙江一直坚持以粮食入税,然后通过粮食交易所将粮食换成银两,官库中的大豆储备不下五万吨,这还是在大量支援移民后剩余的。 到明年开始,基本上靠着东北三省官库中结余的大豆与小麦,朝廷不用东北三省上缴国库税银,应该能够满足支付军舰所需。 其实德国每年需求的大豆多在数十万吨,近年来随着大豆用于工业生产的作用被发现,更是需求猛增,近几年都是一百多万吨的需求,将来也只会多不会少。 李安生联系了锡良之后,就此事沟通了一番,经过厚厚一打电报纸的讨论,双方共同上疏,将北洋海军提督署设在葫芦岛,重建北洋水师。 如果德国方面愿意接受这个大豆与小麦换军舰的计划,那么购买的德国军舰就先给北洋水师。 锡良当然愿意将北洋衙门从直隶总督手中抢过来,他又是深受朝廷信任的满臣,自然有这个胆子上折子。 当初奕劻与载沣等人极力将徐世昌调回中枢,在东北总督这个无比重要的位子上换一个他们信得过的锡良,也是看到了东三省日益重要的地位,以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