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豆小麦换战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豆小麦换战舰 (第3/7页)

间又一轮的造舰竞赛。

    这几年中国在粮食贸易上有挣了不少钱,尤其是东三省,大豆跟小麦价格逐渐走高,另外便是各种粮食酿成的酒,各种皮毛、中药等,国际贸易做的红红火火。

    同等级的英国战舰要比德国战舰便宜一点,那是因为德国的精益求精,在制造上头成本高出不少。

    “金刚”号战列巡洋舰的造价是两百万零几英镑左右,折合银两一千五百多万,这两年东北的粮食贸易的利润两个这么多还不止,虽然有不少是给中间的外国粮商赚去,但大部分的利润还是由东北落袋为安。

    不然的话,东北哪里有这么多钱负担黑龙江与吉林的新军,以及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实边?

    这点李安生是最清楚的,他的两家银行以及黑龙江农业公司,加上黑龙江、吉林与奉天三地的粮食交易所,就是最大的粮商,东北的粮食除了藏于民间,大部分都掌握在他们或者说以他们为纽带的华人粮商集团手中,过去粮食贸易大头利润落在日俄等国手中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

    到了今年这种状况依然如此,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变,国际市场对大豆与小麦等粮食的强烈需求导致日俄的运输脉络也不敢有所阻挠。

    为此,李安生给出的建议是用粮食来换军舰,分三年付清。

    德国是当世需求大豆最多的国家,由于殖民地远不如英国多,也并不富庶,粮食出产也不多,对粮食的需求很旺盛,加上扩军备战,粮食也被列入了战略物资储备计划,用粮食来换取军舰李安生只是一提,朝廷也没肯定,德国那边已经举双手赞成。

    李安生手上的农业恐怖分子规模庞大,从粮食贸易上头获得的利润足够支持养着这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