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平书的建议 (第5/5页)
施粥之类的善举。 无论是“官督商治”还是“官商合治”,官府在一步一步把自己负担不起的权力交到绅商的手中。 这一放权便给了李安生可趁之机,这也是他选择第一个来见李平书的原因所在。 李平书对于李安生改江南船坞为江南造船厂的计划还是有些疑问,为何要官商合营? 不吞并江南船坞,直接另起炉灶的话,这个步子跨越的有些大,而且,李安生的打算是,官方的银钱不用白不用,他还想要争取些朝廷的拨款呢。 等到辛亥大炮一响,这些官股全部没收,转卖给其他股东们,作为新政府拉拢人心所用,他还是要支持程德全一下的。 第二天李平书便陪着李安生视察了江南制造局,他是制造局提调,当年李安生做过漠河金厂的提调,不过李平书并不怎么管事。 听得李平书来了,会办张士衡还是亲自出迎,表示尊重。 张士衡是李鸿章的外甥,若是兼任总办的上海道台不来,这里便全是他在做主。 前年张士衡奏请改造6.8mm新步枪,仿造于1898衍生型1907式中国合约采购的毛瑟步枪,两侧有握把凹槽,枪身有横栓,枪管加长39.3mm,枪托加长44.2mm,口径6.8mm,后被命名为“沪六八步枪”。 这种枪后世并没有大量装备,但还是生产过一定年限的,并不是它不好,而是被改得有些不伦不类。 李安生这次兼任江南制造局总办,自然要在改江南船坞为江南造船厂的同时,也好生整顿一下江南制造局。 除了炼钢与机械,这军工生产也得按着他的意思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