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六百八十一章 红旗漫卷天山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一章 红旗漫卷天山雪 (第9/9页)



    在更远一点旷野上,随着嘹亮的集合号声响起,一队队的骑兵以连为单位卷地而过,马蹄带起的沙尘弥漫半空,口令声、应答声此起彼伏。

    半个小时后,当骑在马上的刘胜和范统两人带着一队警卫出现在骑兵们的集合地时,随着各部军官们的一声命令,数千下马列队的蒙古族和达斡尔族骑兵发出了震天的欢呼,粗狂而嘹亮的喊声响彻原野。

    当刘胜和范统完成检阅后,五千骑兵随即拔寨出动,在一面面红旗的指引下,他们分成了十路纵队齐头并进;而在他们后面,是由二十辆装甲车和两个步兵团组成的大队人马。

    此时的科布多城外人踩马踏,尘土如霾似雾,出发部队的军歌声混杂着装甲车的轰鸣回荡在草原上,声势极是浩荡壮观。如此场景让所有围观远眺的蒙古牧民都是瞠目结舌,赞叹不已。

    (第七卷完)

    艾哈迈德沙赫在1762年曾驻军于浩罕和塔什干之间的地区,此人竭力禁止中亚商人与满清的贸易,甚至组织以他为核心针对清朝的联盟,并派遣使团前往北京为和卓家族求情。使团抵京觐见乾隆时,虽然跪呈奏章,但却不肯叩头。要知道在正式朝觐中,藩属贡使向天朝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是清政府不容挑战的底线,在众目睽睽之下为某国破例是不可想象的,这不仅关乎“天朝”和皇帝的脸面,更直接威胁到满清朝的统治合法性基础。此外阿富汗使臣所呈递的国书中处处标榜艾哈迈德沙赫的武功,隐约有炫耀武力恫吓清廷的意味。此后满清虽然将其视为大敌,但并没有实力出兵惩罚。

    (本章完)一万只熊猫的乾隆四十八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