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一章 红旗漫卷天山雪 (第5/9页)
布哈拉、阿富汗等中亚西部大国交往所必须依靠的中介。 虽然这两个政权在“大小和卓之乱”平定后都向清朝表现出“恭顺臣服”,但其实各有目的。内忧外患的巴达克山是希望背靠满清,得到庇护;而浩罕汗国则是要提高自己的威望,均沾东西方贸易的利益,以便统一费尔干纳,同时对喀什噶尔也心存觊觎。 如今的浩罕汗国之所以不把满清放在眼里,敢于出兵喀什噶尔,除了满清丢失喀尔喀的消息传到了那位可汗的耳朵里,三十五年前阿富汗使团在朝贡过程中,对满清底线的进行挑衅而没有受到惩罚,也助长了其反叛心理。 满清的统治虽然覆盖了葱岭地区,但其军事能力的触角已达到极限;与汉、唐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从未用兵于帕米尔高原以西。于是当阿富汗使团的“不臣之举”发生后,清帝国在中亚的威信便遭受了沉重打击。一旦天朝上国的面子不管用了,觊觎者便趁势发动。 对赵新他们来说,北海军迟迟不入关,刘胜迟迟不南下的原因也是如此。要知道一旦满清的统治形成链条式崩塌,周边各国就会趁机搞事,到时北海军必定鞭长莫及。 三十五年前满清统一南疆后,虽然宣布对和卓家族的后人既往不咎,可大和卓波罗尼都的长子萨木萨克逃到了浩罕汗国。出于和卓家族之威望,浩罕统治者为了避免引起臣民不满,于是便对清廷百般搪塞。 当时的乾隆并没把萨木萨克放在眼里,因为和卓家的直系就剩了这一个;之后经过查访,又得知其生活贫困且受到管制,就没再当回事。 虽说乾隆不是先知,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可赵新他们很清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