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0章 与子同浴 (第2/5页)
洲人则以为病从水入,只要不洗澡就能避免得病,也算是一种“保持健康的方法”……但春秋时中国人,在对沐浴的嗜好上,和喜欢浴室的罗马人大概难分伯仲。 沐浴沐浴,沐为洗发,浴为洗身。 不仅仅是出征,祭祀等重大活动要沐浴更衣,即使是平时,人们也很注意沐浴,整理仪容。 正所谓“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 就是说,每天起床以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洗漱,梳头,整理仪容,甚至一天至少要洗五次手,也就是“日五盥(guan)”。 一般而言,有条件的士大夫、国人五天洗一次澡,三天洗一次头。但赵无恤受不了这及肩的长发,所以洗的还要更勤快些。 不过成邑的条件不敢恭维,他这几日只能在侍女薇帮助下,以冷水泼面浇头。 而在下宫,在jiejie季嬴处,条件就要好得多,这里专门有的隶妾提着温汤来为他加水。 只不过,现在可没有什么肥皂,香波,所以只能用淘米水来沐发浴身。人们还总结出了规律:沐发要用稷汁,因为可以让头发柔滑,洗面要用梁汁,因为容易清洁油腻和汗水。 赵无恤在热水里泡了半响后,感觉浑身舒畅,疲劳一扫而空。 正在这时,外面却传来了季嬴的声音。 “无恤,我去你原先的住所寻了些换洗衣物,你的甲胄也已经烘干了,就放在外间。” 隔着帷幕和屏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