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_第 358 章 技术变革(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358 章 技术变革(1) (第2/8页)

的农户,城里的贫民来说,已经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但现在,这些人读书识字了之后,更倾向于直接为买活军干活,年轻男人有得是一把子力气,哪怕是去建筑工地干上几个月呢,辞了工暂时休息一段时间,在被街道注意上之前,尽可以找点乐子,哪怕是去周围的山林里走走,那也是赶了游历的时髦不是?

    如果还像以前那样招人,恐怕找来的伙计就各有各的毛病了,因此,东家们不得不逐渐适应从完全的陌生人,甚至是从外地人那里招聘伙计的做法,买活军的这种查档政策,还有发达的邮政系统,就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信心,虽然他们未必都会去查,但,知道自己可以去查,心理上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写信查档,也成为了邮局承接的一项业务,这项业务是收费的,五十块钱一次,包回信的邮资,不算是太贵,对于东家们来说,负担不大,对于邮局来说这完全是纯赚的,这业务集中在一起时,办起来非常方便,每天拿着信里的文书去档案局和银行就行了,档案局对于这种查档也收费,五文钱一次,都在五十元的费用里。

    从档案局的职员来说,他们认为这样的服务,档案局的收费是少了的,感觉至少要分走十五元,甚至是二十元,才能让他们心里好受一些。乃至于别的来查询档案的百姓——一般都是在谈婚书以前来查的,这项服务受到百姓极大的欢迎,逐渐成为一种必备的程序——一次也要收个五元十元的,才能止住他们有事没事,闲着就来查查档案的坏习惯。

    “档案是真不好找!”

    也不是没有理由,办事员把黄谨和佘四明让入档案库里,对他们诉苦道,“请您二位看看——”他大概是北方人,官话中的腔调还是很明显。“就说咱们衢县,全县的档案都存在这里,一个人一个本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