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66 章 宵衣旰食(中) (第5/9页)
是一样的道理,这篇文章中的思维方式,重数字、重逻辑,全然是买活军的文风,因此面对的是买活军治下的百姓——外间是看不太懂的,这里便有了一个听众偏移的错误,看得懂的读者不会去缠足,给家里女儿缠足的根本不会被说服,只怕更会感到这篇文章危言耸听,竟将大敏和建贼比较,伤害到了心中身为大敏子民的那份尊严呢。” 一旦说开了,反而觉得畅谈一番其实也没有什么,并没有什么人用‘外头’那老式的规矩来应对沈曼君的言辞——一个妇人家,在外男面前夸夸其谈天下大事?这成什么样子?——反而大家都很认真地在听她的话,便连最撒漫的张家少爷也连连点头,更是露.出了诚挚的钦佩之情,仿佛真觉得沈曼君的见识高过自己一样。 沈曼君不由就抿了抿唇,这才续道,“至于《缠足为儒门之害》,便更不要讲了,虽然所说的或许不是没有道理,但却万万不能刊发——这篇文章刊出去,别的妾身不知道,但那些原本设法买报纸来看的外地儒生,从前或许还会将报纸送入内帷传抄,但这篇文章之后,其会不会买报纸,先不好说,即便还买,也不会再给女眷去瞧的。退一万步去说,哪怕之后还会给女儿们看报纸,也一定要详加审查,将所有不适宜的文章一律剪掉。张少爷,你想,我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张少爷居然答不上来,注视着自己这几篇心血文章,忽然‘啊’地叫了一声,一手将几篇文章都拂落地上,转而央求谢六姐道,“六姐!儒贼可恶!难道除却发兵占领之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确实,比起买活军调理百姓的诸多手段,对于领地之外的民风,他们是相当无力的,哪怕是一篇文章,都要发得小心翼翼,因为这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