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602 章 敬州与汕州 (第5/8页)
大量扩产,同时通过水路往外卖呢 若说从前都走的是山路,运输压力实在太大,导致没有什么人愿意进山收的话,那现在有了水路,山路的运输便只剩下一部分的情况下,曹蛟龙认为这个贸易链条是完全可以搭建起来的山民可以在田师傅的教导下大量种木耳、香菇,晒干后,一站一站的集中到汀江港口附近。 比如说,西湖寨比黄金寨更往里,那么黄金寨中的甲某便去西湖寨收购百斤菌菇干,一斤加个一文钱,再挑到下一站林寨去出售,只要确保从原产地到汀江港口之间门,差价不超过十文,那么菌菇干的成本便不算是太高的,而在百姓来看,来回走个山路罢了,养上一头驴,两天便是一一百文的出息,他们为什么不做呢这就促进了闽西山寨的频繁往来人多了,又能盘活其余的经济,而魔教最怕的就是这种人员往来频繁的地方,只要有一点不对,立刻就有人密告。包括买活军政策的贯彻落地,这些往来的商户,在政审分的激励下,可都是天然的监督者啊 而这些山珍干货,要说卖不出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总有些特产,在某地的质量是特优的,如此放排到潮州、汕州去,顺流而下,运输成本很低,就算潮汕没有人买吧,走海运往北方卖,那不可能卖不掉。曹蛟龙是北方人,他很清楚北方有多么喜爱南方的干菜这没法不喜爱,一年中小半年是没有任何新鲜蔬菜吃的,笋干、木耳干、香菇干、黄花菜干,过节走礼都是体面的,人活世上就是为了一口吃的,只要价格打下来一些,便是小户人家三不五时也会买点回来尝尝鲜的 “一旦把买卖的循环完全理顺了,那么,这块土地和我们买地,便是血脉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