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29 章 从来未有的新戏(下) (第2/7页)
农『妇』,而若是安排别的题材,道理来讲,就应该用北曲,因北曲中有许多曲调雄健厚浑,适合做公案剧、军旅剧和宫廷政治剧的配乐,南曲则多缠绵悱恻,气质和这个农『妇』不太合适——只卓珂月对北曲研究并不深刻,他的信是很低弱的,归根到底,他还是更习惯于写女儿家你侬我侬的思,说是『yin』词艳曲不合适,用张宗子转述谢六姐的说法,“这鸳鸯蝴蝶的东,和百姓的生活很远,不是我要的那种。” “六姐要的是什么呢?第一,她要好懂的,第二,她要贴近百姓生活的,最好还能起到一点教化作用,譬说让女子读书之类的,第三,她要好演的,对戏班没有太多的要求。” 张宗子也不是完全自己萌发‘白话剧’的想,也是从谢六姐的谈话中得到的概念,“六姐说,仙界有一种剧,便是从到尾没有唱,大家都是在宾白,讲一个故事——有甚至连一桌二椅都不需要,完全是空手来演。她问我能不能写这样的剧来,我说那恐怕不行,只说不唱,那不评话、弹词么,有什么区别?她说那就算,先写能写的。” “只我这一阵子想,却觉得她的想是有理的——六姐是想以要搞乡镇巡回剧团,这是她和我亲口说的词儿,既然是乡镇,且又巡回,你可想到,中到底需要多少戏班?你我都知道,今的新本子,多是仕宦家自己养的戏班儿排练,那乡下的戏班,一辈子只唱十本戏的情况太常见。为何?便是因为新曲难练,新调难唱,观众也未必欢喜。” “便是老戏班子,也是这般作难,我们这新拉起来的那么多戏班子,让他们去什么三弦五乐,拉长声音吊嗓子念宾白,能办到吗?恐怕是办不到!” 张宗子说得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