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_第 267 章 《鸳鸯错》是中上之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67 章 《鸳鸯错》是中上之作 (第2/8页)

手,一边吃茶一边翻看,和友人们三三两两议论起其中的剧情。

    冯犹龙看书,可快可慢,现在既然赶时间,那便快快地看,先看了揭帖,知道今日唱的是两折戏,分别是《刺探》、《退婚》,便返回去看戏本,戏本上第一节是作者案词,讲了是‘情之一字,缠绵悱恻,世上莫有毒可跗骨至此,能生人,能死人,情痴而至情悟者,宁知几人’?便知道这出戏大多还是才子佳人故事,不由微微一笑,又往下翻阅而去。

    再看内文,第一回便做了交代,是说一盛装少女,凌晨赶路,惹来了强盗窥伺,但见这少女身边有鬼火相伴,强盗便疑神疑鬼,虽然拦路,但不敢用强,而是以言语试探,那少女的言谈,鬼气森森,身边鬼火又逐渐旺盛,让强盗惊吓逃去,那唱词写得颇有些意趣,竟是真有鬼气缠绵一般,有‘蒿里蒿里,白骨千年,是我依凭’等语,用的是《双劝酒》的曲,真乃鬼气森森,令人毛发耸立。

    此时的戏本,所用曲目,多数都是老调子,也是往里填词,很少有全本都用新调的,因此行家来看,不但要看这出戏的故事、人物,更要紧的是看戏里的音韵词句,是否在和调之余还复婉转典雅,这里便需要才气了。如《何赛花巧耕田》那般,完全抛开了限制的戏剧,简直可以说是大步狂奔了,所有一切规矩都不适用,和《鸳鸯错》实在已不是一种东西,是无法拿来比较的。

    此刻时间紧迫,自然不会去琢磨音韵,只从文字来说,的确大有身份,故事也十分奇巧,这少女成功摆脱强盗之后,便有一段独唱自白,揭露身份——她本是江南织户之女,家中‘富甲一方,餐英啜玉’,自己自幼好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还知晓这鬼火的道理:原来这鬼火是她捉的流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