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97 章 谢五哥怠工 (第4/9页)
形势,就是抓紧每分每秒,安排已经到岛上的流民们去开荒。这非得由这时代的农业大专家——谢双瑶人来规划才行。 “这里的地很强盛。” 一直以来,在彬山享有最安保等级的谢五哥,早起就去已经粗垦过一遍的田里了,回来和晨练后的大哥、六妹一起吃早饭,“必须是只烧荒了,拔草肯定是拔不完的,几十个人都开不出一亩地来。” “得烧。”谢双瑶也赞成五哥的说法,“我的想法,烧完了,先种一季土豆和玉米,明年春天种水稻,一年三熟的话,可以一季水稻,一季大豆,一季土豆、玉米,套种、轮种,进行土地肥平衡,另外大豆可以榨油,豆粕喂猪,也是很好的农副作物。” 土豆、玉米、红薯,都是吃不太好,产量很的东西,谢大哥一听就明白了,“地先实现自给自足,大量开垦荒地,多余的粮来养活后续的流民,不必从福建运粮,之后再把荒地分配到户,实现精细化耕种,再种水稻?” “是。”这年头,官的人不懂农事是不行的,粮食是一切的基础。谢双瑶对农事的重视身边人是可以得到的,“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数问题,规划农业恰恰是最依赖于数的。算得出接下来每年会来到鸡笼岛的人数字,才根据这个安排生产计划,包括造房子、开矿,建城镇等等等等,十八芝对岛的地理勘测做得不是很好,今年我们先开靠塞这里的农田,还有半年时间,把附近开垦的农田,可以规划城镇的地点都勘察清楚。大哥你觉得做到吗?” 这需谢大哥和谢五哥搭班子,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对也是老搭档了。谢五哥常年在彬山搞育种,工作上离不开谢大哥的支持,此时两人眼神交流了一下,谢大哥才说,“问题不大,不过,你最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