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411 章 犯华夏者下场如此 (第5/7页)
内是受到极大尊崇的,如果他们能识字,那倒也不用下南洋来挣生活了,但是,华夏的传统如此,不识字的人,不会因此鄙薄知识的重要,扫盲班的开设让他们欢欣鼓舞,哪怕他们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却也在晚上回家休息时,恐吓着自己的儿女,“我们怕是不成了,一辈子卖力气的命,你们可好好学!不要钱的课都还上不好,你就等着吃笋烧rou!” 涧内是城内唯一一个没被战火波及的地方,但是,城内的生产活动也暂停了,不论原是大商户、匠人、小生意人,现在都解下衣衫,挽起裤脚,卖力地去做挑夫——把粮食、水泥挑上岸。去做通译——为买活军约束俘虏们,建设俘虏营。 去做城头工——清理战争的余痕,平整土地,准备建设新的码头,当然也少不了码头上的防御工事……此外,他们还戴上口罩,指挥着黑人奴兵们一起,在城外架起火堆烧尸,一具具光脱脱好像白条鱼一样的无头躯体被投入火堆之中,城外传来的黑烟直冲云霄,一股带着焦糊味的rou香传遍了全城,涧内的华人们这几天都自发的吃素,他们闻到荤腥的味道有点想呕吐。 被烧毁的是尸身,头颅则被割了下来,经过买活军的主持简单用石灰水硝制,华人们中最胆大的那些参与其中,而弗朗机俘虏中,身份被确认是商人、文书这些文职的,逃过一死,但是他们也有工作,那就是挑着担子,把这些败军的头颅运到城外的一座小山丘顶端,在那里垒起高塔——人头浮屠,汉人们也叫它‘京观’。 一万人的京观,需要木架进行加固,是不可能全靠自己堆成的,木匠们被找了出来,在山顶敲敲打打,一层层空心木台很快被搭了起来,人头被倒进中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