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_第 375 章 关于买活周报头版头条的标题太长这件事(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375 章 关于买活周报头版头条的标题太长这件事(中) (第2/8页)

了,准备的时间也充分了,可不是比一般的学生成绩至少要好得多了?

    更有甚者,还往买活军处的亲友写信讨要教材,以及开班心得,请他们推荐夫子,搜购买活军处的卷子等等,正所谓财、侣、法、地,不论是修道还是考试,这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有了这几样东西,在考试上处处都能先人一步,譬如说王家,他们和冯犹龙、叶仲韶场面上都是多年的交情了,写信过去求几套教材,这样的事如何办不下来呢?

    知道他们家要请夫子,束脩定是丰厚的,有些前去买活军处短期游历的学子,为了挣这一份快钱,为何不能请冯、叶等人居中介绍,欣然从买活军处移步姑苏,过上几个月富贵膏腴的日子?

    赵夫子便是从买活军处回到敏朝治下的一员,像他这样回流的人,数目是不少的,因为江浙沪一带,学子素有游学读书的习惯,为了敏朝特科,特意前往买活军处上学的殷实人家子弟也有不少。这些人只要不在买活军处触犯当地的规矩,也一样是来去自由,迄今还没有听说谁被强留的。

    回来的原因有很多,譬如说家中有大把产业需要他们打理,在买活军处寻不到什么前途更好的营生,又或者单纯是家人的思想老旧等等。像赵夫子这般的情况,他是非回来不可的,因为他父母年事已高,而且落叶归根的观念极重,不可能在风烛残年迁徙到买活军那里去,便是愿去,赵家也没有在云县置业的能力——他们家在姑苏倒是有一套院子,但是,现在云县的房价比姑苏城还要贵得多了。

    如此一来,他要回来伺候父母百年,至少若有个缓急,可以随时回家照看,王家的西席便是个美差了,赵夫子拎着书箱住进王家外宅之后,半年来悉心调理,选了三个有天分的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