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40 章 走不出的绣楼 (第4/8页)
报喜的想法——报喜总是反复细看招聘栏,仿佛在计算着什么。她也并没有责罚或者告发报喜,而是怀着当时连也不清楚的隐秘期待,怂恿报喜去问问她的干妈:张『药』婆看报喜生得好,人又伶俐,分派到小姐身边伺候,一向也看报喜十分的好。她既然信了白莲教,那么和买活军便一定是有联系的。 而且这联系,在内宅也不需要十分的避讳,因为女眷们都买活军的商品有兴趣,这些东西又是不好委托外头的男采办们去买的,便连内宅的管事媳『妇』,也不会把这些诉求报到公账上,并山园后院的女人们,不分主仆,只能零零散散通过三姑六婆来置办着新式肚兜、放脚后穿的制式矫鞋(效果没去医院那么好,但比完全没有好一点),还有一些更让人脸红的东西,譬如说包装好的羊肠子,有弹力的内裤…… 张『药』婆的答案,让当时的王琼华和报喜都失望,但也可以理解:盐队不收没来路的女眷。他们收容并且带走的女眷,和孩童一样,都要有个明确的来历——孩童不消说了,倘若没有人的同意,这样把人带走了,那叫掠卖。而女眷们得到的待遇也和孩童一样,尤是未嫁的女孩子,如果没有一个‘监护人’完交割,他们是不收的。 便是寡『妇』,如果有亲眷,那也要亲眷同意,签了切结文书,这才会人领走给钱。因为这做得是人口买卖,既然要买,那总要有个卖方,否则便不为生意了,而是拐带女眷的拐子,这和人牙还是有区别的。人牙虽然也分了官私,但归根结底来讲,还是两厢情愿的买卖,城里的衙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买活军本在福建道,隔了一个之江道来到姑苏城这里,他们也要守官府私底下的一些规矩,否则私盐、私牙的生意是做不下去的。 再者说了,便是会收容未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