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动,将起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动,将起风 (第7/10页)

史思明、史朝义。其风气足见一斑。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为安、史父子立祠堂,谓之四圣。--《资治通鉴唐纪》

    口音的重要程度,又与教育普及程度高度相关。

    概而论之,教育普及程度越低、识字率越低、对口语的依赖程度便越高。我国建国初期,文盲率接近八成;照此推算,汉末魏晋时代的文盲率,很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其实以中古社会的教育普及程度来看,在口音问题上,很可能出现“下级倒逼上级”的情况——即由于大量底层士卒存在口音问题,导致文化程度更高的指挥官,倾向于舍弃官音,而与士卒保持口音一致。

    比如董卓麾下的李傕、郭汜等人,便“习于夷风”。他们的个人素质固然不高,但这样做其实也更方便他们指挥军队。

    (李)傕,边鄙之人,习于夷风。--《献帝起居注》

    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三国军阀特别喜欢用老乡(邑人)。同时,被军阀重用的老乡,其麾下也必定充斥着更多老乡。最终形成带有地域色彩的割据势力。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呃…有些短了,要不咱们再聊聊袁绍?

    简单说一下,历史上袁绍之死对天下军阀的影响吧。

    前文提过,袁绍在官渡之战后便忧虑成疾。

    但饶是如此,其人拖着病体,仍阻住了曹cao北进冀州。

    所以,那些骂袁绍无能的同学,拜托诸位不要再骂了,否则诸位让难以寸进的曹老板情何以堪?

    我曹孟德竟不如一窝囊废乎?

    袁绍的死,足以证明其人能量之大。

    袁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