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卒_第一百五十七章 铁与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 铁与火 (第2/5页)

便利的交通枢纽。关键还是交通运输,无论是原料的运进,还是成品的运出,都决定了船运是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无非就是水运和海运,那么沿着大运河一线存在大量钢铁作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世道在变化,很多士绅都放弃了代代相传的田地,开始涉足商贸,有的委托他人参与海贸,有的成为了作坊主。作坊是需要人手的,部分没了土地的百姓和城镇的百姓,便走入作坊做工。

    齐玄素忽然想起在万象道宫中学过的“屠龙术”。

    玄圣曾经说过,我们常常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创造出某种事物,或是一种规矩,或是一种方法,当解决了问题之后,我们所创造出的这种新事物,规矩也好,方法也罢,又会生出新的难题。

    作坊就是最好的例子,“商”和“工”的兴起,解决了部分“农”的问题,又衍生出了新的问题。

    这些作坊不是善坊,虽然收容了失去土地的百姓,降低了出现大规模流民和发生大规模饥荒的可能,但极度的劳累和恶劣环境会极大摧残身心,鲜有人能活到五十岁,贫穷和饥饿也常伴左右,一日不做工便没有一日的口粮,几天不做工,全家都要饿死,这种情况下,许多半大孩子不得不提前出来做工,而过度的劳累又会造成孩童少年的夭折。

    这还不包括疾病的威胁,虽然有化生堂,但高昂的收费总是让人望而却步。

    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并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说清。

    这也是隐秘结社大为兴盛的原因之一,人是要有念想的,如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