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龙抬头(四) (第4/5页)
气暗暝,夜则火光照天,其声若雷,灰下如雨,山下川水皆红色也。” “延历二十一年,《凤麟洲纪略》载:‘骏河相摸国言,骏河国芙蓉山,昼夜恒燎,砂砾如雾散者,求之卜巫,占日,千疫,宜令两国加镇谢,及读经以攘殃……五月……甲戊,废相摸国足柄路,开吕荷途,以芙蓉烧碎石塞道也。” “真观六年,五月二十五日,骏河国言,芙蓉郡正三位浅间大神大山火,其势甚炽,烧山方一二百里,光炎高二十余丈,大有声如雷,地震三度,历十余日,火犹不灭,焦岩崩颠,砂石如雨,烟云郁蒸,人不得近,大山西北,有本栖水海,所烧岩石,流向海中,远三百许里,广三四百里,高二三十丈,火焰遂属甲斐国。” “十七日辛丑甲斐国言,骏河国芙蓉大山,忽有暴火,烧碎岗峦,草木焦,土崩石流,埋八代郡本栖并划两水海,水热如汤,鱼鳖皆死,百姓居宅,与海共埋,或有宅无人,其数难记,两海以东,亦有水海,名曰河口海,火焰赴向河口海,本栖等海,未烧埋之前,地大震动,雷电暴雨,雨雾晦冥,山野难辨。” “此火之后的第二个月,凤麟洲朝廷颁布‘镇谢’之令。此后再无忧患。” 张月鹿继续做着笔记:“四次大火,灰烬几乎弥漫整个关东,死伤不计其数,此后便有了‘百鬼夜行’之事。” 写到这里,张月鹿微微一顿,又以小字注释道:“是因为大火才有百鬼夜行?还是因为大火死伤人数太多而有了百鬼夜行?亦或是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此处应当存疑。” “另,关于所谓镇谢祭祀仪式,由伊势神宫、前幕府、以皇室为代表的凤麟洲朝廷主导,丰臣相府崛起时间太晚,且丰臣家族乃是平民出身,未曾有相关方面的详细记载,具体情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