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36节 (第7/7页)
亦寿考”六字,下方为“仿易水法造”填金印款。背面浮雕牡丹异石图,寓意“富贵寿考”。 手头的这四锭彩墨自然不能与博物院馆藏的富贵寿考比,但这么好的噱头岂有不拿来套上去的道理。 这一刻卫景平才觉得“穿越”这门技术活有那么点金手指的味儿了。 “‘大富贵亦寿考’?”这名字一听就富贵喜气,姚春山道:“好。” 他便在上面雕些寿桃啦南山啦葫芦之类的,每锭墨的表面用绚丽的色彩和图案凑得富丽堂皇的,以衬“富贵寿考”这个寓意。 余下的挑出两锭,卫景平想了个“蟾宫折桂”系列,姚春山与他一拍即合,很上道地说:“岂不是墨面饰云纹雕月宫与桂花就可以了?” 这倒不难。 他粗略算了算,这三套雕刻好描上金,要是趁手的话,半个月足矣。 “嗯。”卫景平点头:“姑且就预备这三套吧,开业那日放在橱窗里,叫人一进来就能看得见记得住。” “平哥儿,这一锭墨在京城要卖2两银子,”姚春山后知后觉地道:“再花费上这么多功夫,叫价多少是好呢?” 在上林县,一锭2两银子的墨已经是天价了,要是叫得再高,岂不是更卖不出去了? 卫景平:“名花十友这一套卖50两银,富贵寿考这一套卖30两银,蟾宫折桂这一套嘛,要8两银。” 姚春山掏了掏耳朵:“……多少价钱?” 他觉得自己犯了耳鸣,似乎没有听清楚卫景平在说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