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森林与巨木的关系 (第4/5页)
能。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比李绩没事干就让薛仁贵去干最艰难的任务的行为高出来了不止一筹。wap..OrG “死了该你背风,活下来合该有用!”想起李绩当初对自己说的这句话,云初颇有些不以为然。 既然李绩看好薛仁贵是一个人才,就该好好地培养,而不是任由他野蛮的生长,这样野蛮生长出来的树苗有可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但是云初认为,一棵参天大树绝对不能称之为森林,一个辉煌的时代,绝对不是几棵参天大树就能支撑起来的。 一旦这几棵参天大树折断了,大厦也就会倒塌。 黑齿常之跟沙咤相如或许比不上薛仁贵那么光芒四射,但是,假如大唐的六百个军州的折冲都尉都是黑齿长之这样的人物云初觉得大唐就没有必要要求薛仁贵他们光芒四射的长成参天大树。 树木太大了,会吸收更多的养分,遮挡更多的阳光,不利于其余的树苗茁壮成长。 所以,在森林工业中,率先砍伐足够大的树木就成了工作惯例。 而人才跟木材一样,都是时代的消耗品。 张东海的背后没有背着六百里加急的鸿翎急使的旗子,从莱州上岸之后跑的也只比鸿翎急使慢一线而已。 自从大唐开始执行东征任务之后,从长安到莱州三千里路途上,就被安置了整整一百个驿站。 从莱州出发,每隔三十里就有一座官民合办的驿站,平日里没有军务大事的时候,这种官民合办的驿站还会接待普通的商贾跟旅人。 自从东征开始之后,从长安到莱州的或者从莱州到长安的信使不绝于途,这个时候驿站就不再接待普通百姓了。 消息传递到长安。 张东海也是信使,却不是鸿翎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