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_第一五五章日积月累与洪水滔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五章日积月累与洪水滔天 (第4/5页)

即便是赶着马车拉人进长安城这样的小生意,一辆马车,养活一家六口一点问题都没有。

    很多时候,地方官府要做的就是这种仗着自己的权力干出来的,类似脱裤子放屁的事情。

    胡人跟唐人的交易利润非常的惊人,云初需要把这一项产业做成链条,尽量的延长链条,让更多的百姓可以从胡商贸易中得到好处。

    说真的,胡商贸易不管利益多么的惊人,跟一般百姓屁的关系都没有,云初身为县令,要做的就是让胡商贸易过程变得繁琐,有序起来,尽量的让万年县跟长安县的官府参与到贸易中来。

    有权利,就有钱,对这一点,云初有着非常深刻的认知,至于胡商跟大商家在交易中蒙受的损失,只要不至于让他们歇斯底里的反对,就是云初的成功。

    只要万年县,长安县能抗住那些大商家通过自己投靠的勋贵们施加给他们的压力,时间长了,也就成了惯例,再也不容更改。

    从有钱人身上剥下一层皮,添加在穷苦百姓身上,这就是官府最基础的职能。

    原本这样的职能是通过赋税来达到的,可惜大唐的赋税根本就体现不出这一点,云初只能依靠别的手段来达到杀富济贫的目的。

    「朝廷如果不能主动地做这种杀富济贫的事情,等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达到一个极限的时候,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贫者,就会拿起锄头,叉子自己要求重新均贫富,均田地。

    大唐自开国以来,百姓造反事件共有二十六宗,你应该好好地看看这些卷宗,不要看上面官府做的结具陈词,要看百姓造反的真正原因是啥。

    然后你就会发现,这二十六宗百姓造反事件,绝大多数跟不公平跟贫穷有关。

    至于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的要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